
当然可以,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,保留原意,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,让内容更加丰富,但字数变化不大。
---
历史回顾
南京保卫战、淞沪会战、兰封会战、武汉会战、南昌会战、德安战役、长沙战役、浙赣会战、鄂西会战、常德会战……这些战役构成了中日战争期间极其重要的历史篇章。
1939年2月,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武汉召开高级将领会议,传达了进攻南昌的作战命令。然而,当他当众宣布此次南昌攻势的主力竟是101师团和106师团时,现场的将领们无不大感震惊,几乎难以置信。
自101师团和106师团并入第十一军序列以来,几乎每次战斗他们都冲锋在前,可谓“无役不与”,苦战频频,付出了巨大的代价。但“苦劳”终究不能完全等同于战功。在刚刚结束的武汉会战南浔线战场上,101师团被中国军队王敬久部严密阻击,寸步难进,足足一个月时间,部队只推进了区区2.5里。而且伤亡惨重,两个联队长战死,师团长伊东政喜也在前线负伤,被炸弹击中严重受创。更不用说中下级军官,伤亡比例极高,战斗力大打折扣。
展开剩余84%至于106师团,更是被日军高层视为软肋。南浔线万家岭一战中,这支拥有一万五六千兵力的师团,竟然只剩下约两千余人成功撤退,损失惨重,除了台儿庄战役中的第十师团外,几乎没有哪个师团遭遇过如此惨重的覆灭。
因此,冈村宁次下达101师团和106师团作为南昌会战主力的命令,在座的将领们普遍认为此举风险极大,不可接受。
---
战略背景与内部矛盾
冈村宁次之所以只能依靠101和106师团,是被战略和政治压力所逼。按他的真实想法,南昌会战根本不该发生。但在武汉会战后,日本的战略由主动进攻转向“诱降”为主。汪精卫的投降使日军不得不牺牲兵力,通过局部进攻配合政治诱降,力求让更多中国军民投向伪政权。
南昌会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迫展开。
然而,冈村宁次刚刚接掌第十一军不久,还未彻底掌控这些骄兵悍将们。为了获得他们的支持,他不得不有时低三下四,讨好那些师团长。
第6师团就是个典型例子。该师团原属第十一军序列,但在武汉会战中表现骄横,不把冈村宁次放在眼里。攻克黄梅后,因为没收到司令部慰问信,第6师团直接发电报批评冈村宁次。紧张的战事中,司令忙得不可开交,根本无暇顾及,结果该师团甚至派飞机空投不满信件,逼得冈村宁次只能发慰问信平息风波。
实际上,冈村宁次对第6师团的态度很矛盾:心知肚明他们不敬,但仍不得不大力赞扬,将其视为日军精锐中的佼佼者。
为了打造忠诚于自己的部队,冈村宁次将目光转向了较为“可控”的101和106师团。
---
101师团与106师团的由来与战斗力
101师团虽然是特设师团,但颇为特殊。它主要由东京地区的1师团留守军官和退役老兵组成,后者均为原关东军士兵,经过严格训练,战斗力极强。其他特设师团因补充兵员大多来自后备兵,战斗力自然逊色不少。
101师团曾在淞沪会战、南京保卫战中表现出色,但到了武汉会战,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。冈村宁次让101师团沿庐山山麓向西进攻,打通德星路、切断南浔线,但他们在德星路被中国第25军死死阻击,打了整整一个月,只推进了2.5里,停滞不前。
师团长伊东政喜亲自前往前线察看防线,却意外被迫击炮炸伤,伤势严重,令师团陷入困境。
冈村宁次只好将后方的106师团紧急调上,计划让其迂回攻击德安,以形成前后夹击,逼退敌军。
---
兵员问题与大阪师团的“牵连”
106师团的战斗力同样不容乐观。虽与第6师团同属熊本地区,熊本“武士”美誉加身,但106师团兵员大多为后备兵,因熊本地区预备役优先补充了第6师团,106师团兵员补充极度不足。
无奈之下,冈村宁次只能从离熊本不远的大阪地区抽调部分第4师团兵力充实106师团。
然而,冈村宁次未料到的是,这一补充非但未提升106师团战斗力,反而带来了负面影响。第4师团素有“畏首畏尾”之称,平时谨慎保守,但极端情况下却爆发出惊人战斗力。曾因一名士兵闯红灯,第4师团长寺内寿一带兵捣毁大阪警署,这种“顽强的脾气”在战场上反而成为隐患。
万家岭一战,106师团兵力从一万五六千锐减至两千余人,几乎全军覆没,惨不忍睹。
---
冈村宁次的期望与南昌会战
尽管如此,冈村宁次还是坚持让101和106师团作为南昌会战主力。他对众将解释,给这两个被视为“废物师团”的部队一次证明自我的机会,让他们洗刷耻辱。
同时,为了保证战果,他给两师团配备了135辆坦克和装甲车,以及300余门各式火炮和航空支援。若两师团依然无法完成任务,那只能撤编了。
事实证明,冈村宁次的判断基本正确。
---
南昌会战开打
1939年3月17日,日军分三路向南昌发起猛攻。
开战前,第16师团和第22师团在汉水一线和钱塘江一线对中国第5战区李宗仁部和第3战区顾祝同部发动佯攻,迷惑守军,掩护主攻方向。
日军空军派出侦察机,对南昌防线布置、兵力和道路进行了详细侦察。
战术上,日军放弃了以往坦克引导步兵冲锋的传统打法,改为空军掩护下,坦克装甲部队远程迂回突破防线,为步兵开路。
101师团和106师团在德安以南集结,等待战车部队的突击信号。
3月18日,两师团陆续抵达修水河北岸,20日下午4时30分开始猛烈炮击。集中火力的炮兵令守军防线顷刻瓦解。
106师团于虬津渡渡河,101师团则在涂家埠以北过河,成功突破防线。
21日黎明,主力大部渡过修水河,搭建浮桥,坦克装甲部队迅速推进,日军兵分三路展开攻击。
因奉新守军措手不及,38门火炮尽数落入日军手中,守军火力大减,只能退守南昌,城池陷入孤立。
---
守军反击与日军困境
南昌守军由薛岳和罗卓英指挥,奋力抵抗,但日军突进速度快,许多部队被截断,无法有效反击。
3月26日,101师团和106师团分别从南门和西门突入南昌城。
冈村宁次对两师团初期表现满意,认为自己的押注没有错。
然而,蒋介石决定反击南昌,认为既然敌军决心强烈,就放他们去,但要付出惨重代价。南昌守军101师团在兵员和装备严重损耗后,成为孤军。
蒋介石命令兵分三路发起反击:切断南浔线和浙赣线,孤立南昌的101师团;佯攻奉新、高安,牵制106师团;第三战区精锐部队正面攻击南昌。
新龙机场被炸毁,阻断了日军空运补给。
尽管反击计划合理,但74军等部队未能突破日军据点接近南浔线,严重影响了反攻效果。
---
军纪松弛与兵员质量下降
101和106师团的表现不佳,根本原因不仅是兵员不足,更是军纪松弛和士气低落。
101师团虽然由退役老兵组成,但他们多为“胡子兵”,已成家立业,对战争兴趣缺缺。
日本征兵实行地域征集制,军官与士兵常是家乡同乡,军官不敢对家乡下级严格管理,导致纪律涣散。
兵员枯竭令许多素质堪忧者入伍,甚至出现
发布于:天津市期货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